人活多久,看骨头就知道?寿命长的人,骨头通常有这1特征
骨量高低,真的会影响寿命吗?
咱们常说身子骨硬朗,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顶多就是容易骨折,躺几个月就好了。但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研究早就发现:骨密度低、骨质疏松的人群,其死亡风险也明显更高。
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甚至可高达20%以上——这不仅仅是因为骨折本身,更因为长期卧床引发的肺部感染、血栓、肌力衰退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你的骨头,其实是一个代谢活跃的组织,它也在不断地破旧立新。骨量高,代表你的新陈代谢、营养吸收、激素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
换句话说,骨骼健康,往往是身体整体机能良好的一个晴雨表。
所以别再以为骨头的事是小事,它若不好,全身都可能跟着遭殃。
做了什么,让我们的骨头越来越松?
很多人年纪轻轻,骨头却已经开始未老先衰。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你每天都在做的这些事,在悄悄损害你的骨密度?
首当其冲的就是——不爱晒太阳。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钥匙,而人体90%的维生素D要靠皮肤在阳光下合成。天天待在办公室、出门就打伞、过度防晒……都会导致维生素D不足,钙补得再多也吸收不了。
再来就是饮食结构失衡:高盐、高糖、过量咖啡因和碳酸饮料,都会加速钙的流失。特别是很多人爱把咖啡当水喝,咖啡因利尿,会带走身体里的钙质。还有那些节食减肥、不吃主食的姑娘们,营养跟不上,骨头也自然会饿出问题。
第三个隐形杀手是久坐不动。骨骼遵循用进废退原则,你越不动,它就越认为你不需要强度,默默流失钙质。缺乏负重运动像走路、跑步、力量训练之类,成骨细胞缺乏刺激,骨量自然一路下滑。
最后还要提一嘴的是——盲目减肥、烟酒不离手。体重过低的人骨量通常也偏低;吸烟会影响雌激素水平,加速骨流失;酒精则会直接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这些坏习惯,真的每一个都在把你往骨质疏松的路上推。
到底该怎么预防骨质疏松?
说到预防,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补钙,但其实,光补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拥有一副长寿骨架,你得做好这几点:
第一,吃对很重要。钙的最佳来源是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和小鱼小虾。每天保证一杯奶、一份豆,蔬菜顿顿有,基本就不会缺钙。同时别忘了补充维生素D,多吃海鱼、蛋黄,每天晒15-20分钟太阳,避开正午暴晒。
第二,动比吃还关键。骨骼最喜欢负重运动和冲击性运动。比如快走、跑步、跳绳、跳舞、举哑铃等等,这些都能给骨骼适当的压力,刺激它不断变强。中老年人则建议选择太极、散步等较温和的方式,避免运动损伤。
第三,改掉那些伤骨的习惯。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和咖啡、控制盐分摄入……每一个小改变,都是在为你未来的骨骼健康存钱。
第四,定期做骨密度检查。尤其是女性绝经后、男性70岁以上,或有家族骨质疏松史的人,建议每年检查一次。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老了之后一摔就碎的悲剧。
(上述内容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