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曲维折叠体

本美术作品,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椭圆形上下叠加组合而成。上下两个椭圆形可以呈为同色,也可以呈为不同色,一般情况下以呈为不同色为宜。上下两个椭圆形交汇重叠处的颜色和背景颜色保持一致。

这个图形的设计灵感最初来自于数学上的“莫比乌斯带”(Möbius strip)。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奥古斯特·费迪南德·莫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öbius)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莫比乌斯带”是一种具有 “神奇拓扑性质”的几何结构,是数学与现实的奇妙交汇——一张纸的180°扭转,便创造了突破维度感知的“不可能曲面”。它的简洁与深邃,至今仍在激发科学与艺术的灵感。

“莫比乌斯带”在哲学上的隐喻:

1. 矛盾统一体:单一表面蕴含对立两面(如善恶相依)。

2. 无限循环:起点即终点,象征轮回或永恒。

本图形设计中的上下两个对称且相互叠加的椭圆形,既保留了“莫比乌斯带”的精髓,看上去又像两条相互缠绕的腰带(皮带)。同时,上下两个相互叠加的椭圆形,也像两个左右对称的英文字母C,这两个字母C,可以理解为中国(China)慈溪(Cixi)。当然,你也可以把其想象为相互拥抱在一起的一对couple也没有什么问题……

现结合上图做进一步的图解说明:

  1. 两个椭圆形呈上下左右斜角对称。
  2. 上下两个椭圆形可以呈为同色,也可以呈为不同色。但大多数情况下,以呈为不同色为佳。
  3. 上下两个椭圆形交汇重叠处,采用和背景相同的颜色,以显示上下两个椭圆形之间保持着一定的间距。

下面是两个椭圆形上下相互重叠,没有任何缝隙(边框)时的图形设计。

后经过再三比对,本人认为,在上下两个椭圆形上分别加入和背景色一样的边框时,其整体视觉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1. 整体更为立体;

2. 更具灵气;

3. 适应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等等。

因此,这个没有缝隙(边框)的版本成为了候补方案,并没有成为最终版本。

本作品取名为“曲维折叠体”的含义诠释:

“曲维”为自创术语,源自“曲率”与“维度”的合成,特指通过曲率操作实现的维度折叠现象。“曲维”既暗示曲面几何的数学本质,又带有东方哲学意味。

“折叠体”直接呼应“莫比乌斯带”空间变换的本质。 

“曲维折叠体”是对二维平面进行非刚性变形的拓扑雕塑——通过一次180°的折叠粘合,使曲面丧失定向性(non-orientable),在三维欧氏空间中构建出有限单边边界。该设计将数学的纯粹性转化为可佩戴的光影流动体。简言之,“曲维折叠体” —— 一场可穿戴的微观空间革命。这个设计理念和本人发明的“多功能腰带”所提供的皮带扣里面的智能模块微观空间是相吻合的。而上下两个椭圆形,看上去和两条腰带的形状也颇为神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傲时派 自从容 » 曲维折叠体

相关文章

评论 (0)

扫码关注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