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作内容架构师
从2022年AI开始有迹象,到2025年发生一些质变,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了。
这场AI变革正在创造历史上首个”意识级技术”,其冲击将超越火的驯服、文字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总和。
人类站在文明史最重要的分水岭,教育将不再只是知识传递,而成为守护人性本质的最后堡垒。未来的胜利者属于那些能在机器智能洪流中保持认知主权,在算法丛林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觉醒者。
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教授人们技能,反而可能会更关注:
– 批判性思维 (因为要对抗大量的深度伪造)
– 人机协作学 (不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硬件上的脑机接口)
– 哲学 (当AI能代替人类80%的能力时,人类该何去何从)
我相信未来不会再看什么,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是什么本科,高考多少分了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微专业认证,有大量的细分领域专家和复合专家。
因为AI时代下人类的学习效率远高于过往,新时代对人的要求是高级的复合,只在一个领域单一专业是不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了,因为未来已经不局限在人与人协作,而是人与机器协作。
当下你或许很难找到一个多维专家,所以组织结构往往都是单一工种。这从泰勒科学管理方法建立之初就是这样的,它依赖于工业革命后的产能,设立专职计划部门,管理幅度压缩至1:4,流水线化作业。
23年MetaGPT也是这个路子,让Agent协作,但我曾发表过一个观点,未来的Agent会进一步封装,当下流程协作的是单一节点Agent,我们可以称之为meta-agent,他只是agent黑盒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你外包给一个企业做东西一样,企业最终交付你结果,而你并不会关注企业内部是如何协同合作的。
但AI时代会把所有管理模式全部重塑,如果你只有单一技能,你做不过AI了,因为AI的平均水平就能汰换掉40-50%拥有单一技能的工种。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下,企业很难突破10倍率魔咒,可AI时代会打破这个枷锁束缚。越来越多的one man army,越来越多的小型人机协同工作室会产生,他们对大型企业而言是具有重创性的。
因为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很难支持自己应对低成本且快速变化的个体公司,利益分配机制上也无法满足。
这最终导致的事情就是公司会大力发展阿米巴模式,中台支撑,让业务自负盈亏的模式玩不转了,未来的大型企业或许只是一个资源提供方和方向指引者罢了,他要聚焦大量的超能个体,并与大家共享利润一同合作共赢。
企业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构建大量拥有“数字化资产”的高势能领地,垄断数据资产和算法基础设施。在平台上会出现很多“数字农奴”,就像现在的抖音一样,不过未来可能会有很多AI成了农奴替身,也会出现大面积的AI虚拟网红。
当有了这些人后,进一步构建画像,就会让他们生活在顺从自己的世界里,持续不断的从他们身上获取“租金”。
数据封建主义下构建的这种资源权利结构,是企业能不断获利的源头。
科技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二律背反,其实已经告诉我们:知识获取越便捷,批判性思维越退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要做人机协作内容架构师的原因之一。
内容信息永远是文明赖以维继的火种,掌握与AI协作下的内容生产,才能不被内容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