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昨天是圆周率日,因为圆周率取小数点后两位的话,就是“3.14”,这个数值是圆周率最常用的近似值。
圆周率π,这个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无处不在的常数,近日再次成为科技界的焦点。目前的圆周率的最新数字,是由2024年3月14日,美国计算机存储公司Solidigm所算出,该公司声称已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约105兆位,打破此前100万亿位的世界纪录。这场运算历时75天,动用了100万GB的巨量数据,其所需的计算能力相当于数十万部智能手机同时运行。
圆周率的计算,从古至今都是数学家和科学家们热衷探索的领域。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估算圆周率的数值。阿基米德利用几何方法,将圆周率的数值限定在3.14之间。随着数学的发展,越来越精确的计算方法被发现,圆周率的数值也越来越精确。然而,直到计算机的出现,圆周率的计算才真正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有网友提问:人类将圆周率精确到105万亿位有什么用?哪些领域需要这样的精确值?
好吧,简单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实际用途,至少对我们的生活和计算不会有任何影响,这只是一种自我挑战而已!
我们知道,圆周率的数值越精确,我们的计算误差就会越小,而用相同的圆周率数值来计算时,当圆的面积越大,它的误差就会越大。

旅行者1号是目前距离我们最遥远的航天器,距离地球240亿多公里,其实只要用圆周率后15位的数值来计算这个半径为240亿公里圆的周长,它的误差就已经少于1厘米了。
换句话说,用小数点后15位的圆周率数值来计算星际导航方面的数学需求,就已经完全够用了,误差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而言,赤道附近的半径不到6400公里,如果我们用小数点后15位的圆周率来计算,您绕地球走一圈(不考虑山脉和峡谷),您的实际里程和您计算所得的里程误差大小差不多只有一个分子的直径大小。
(虽然有很多不同直径的分子,但这里只能这么形容,因为误差实在太小了。)

我们现在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460亿光年!
您猜我们用小数点后面多少位的圆周率数值来计算半径为460亿光年的圆的周长,其精度等于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的直径?
根据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数据,这个答案是37位!
只要用小数点后37位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准确计算出半径为460亿光年的圆的周长,而且确保误差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直径大小。
所以,您说105万亿位,这么精确有啥用?
总之对计算没有任何作用!
不过,比起精确算到多少位,我觉得人们各种蹭圆周率流量的方式更有趣!
Pi手机挖矿,π香水等等,也可以说都是蹭了圆周率的流量,让更多人更容易记住、更容易想起它的存在。
另外,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上面提到的那家打破圆周率计算纪录的计算机存储公司的做法,也是一种蹭π流量的方式,我们也可以一下就能看出他们的实力,并记住他们。
为天才设计师和勇敢的世界纪录挑战者点赞!
(内容来自网络)
